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两刊一新 > 文章 当前位置: 两刊一新 > 文章

郭向锋:共产主义实践研究纲要(连载1)

时间:2023-01-0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郭向锋:共产主义实践研究纲要(连载1)

【编者按】郭向锋同志的大作《共产主义实践研究纲要》内容丰富,思考深入,当然也有一些理论不彻底、值得探讨的地方。为引发读者对共产主义实践理论的关注,帮助更多的人民完成独立思考、自我教育,本刊拟分4期连载,按1-5、6-8、9-12、13-15章连载。特别告知!

在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使人类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最艰难的命运抉择。人类在短短上百年创造的物质财富远超过几千年来所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尤其是中国,仅用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四百年的工业现代化发展历程,如今已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前所未有、举世震惊。


尤如高铁道上的快车一路呼啸着飞速向前直抵终点。在这工业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云计算、ⅠA、机器人、人脸识别等等多种高新科技成果脱颖而出、捷足先登,正在悄然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冲击着人类的思想观念。人类高歌猛进、一路狂奔式地完成了物质财富和科学技术的巨量积累。


但与此同时,这种快速发展方式也带来了许多世纪性难题。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也愈来愈凸显,东西南北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也愈来愈凸显;社会撕裂导致各个阶层地位的不平等、贫富悬殊也愈来愈凸显;社会化大生产和私人占有性之间的矛盾也愈来愈凸显;人与政府、与社会、与单位、与个人内心的冲突也愈来愈凸显;人类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同步导致的道德伦理问题也愈来愈凸显;资本扩张、资源争夺导致的战争危险性也愈来愈凸显。


社会高速发展导致的种种问题,如今已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人类向何处去?出路在哪里?


早在一百年前,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为了挽救中华民的危亡,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为了中华民族的自强自力,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与解放,为了探索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道路,以誓死捍卫真理的冲天勇气,高举共产主义旗帜,在南湖红船上秘密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党派——中国共产党。


从此,中华民族迎来了充满生机的崭新历史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消灭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经过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发展道路的生死抉择之后,终于确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即伟大的社会主义道路。无数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光明的道路!这是一条引领中国人民走上康庄大道、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胜利之路、真理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辉煌灿烂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有过浴血奋战的英雄壮举,有过震撼世界的艰难之旅;有过改天换地的建设热潮;有过拨云见日的自我纠错;有过气势恢宏的革故鼎新;有过壮士断腕的反腐风暴;有过大气磅礴的脱贫攻坚;有过可歌可泣的赈灾义举,有过催人泪下的英模故事。


同时也有过风雨如晦的至暗时刻,也有过急于求成的盲目冒进;还有过动荡不安的疯狂年代,有过痛定思痛的幡然醒悟。历经峥嵘岁月、凤凰涅盘,方才浴火重生、负重前行。


中国共产党更加从容成熟,前进的脚步更加明晰,更加稳健,对理论、制度、道路、文化更加充满自信。社会主义道路无限广阔,共产主义信仰坚如磐石!共产主义思想光耀寰宇、日月同辉、光芒万丈!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比现在更需要共产主义,不但需要共产主义思想,而且更需要共产主义实践。


其一,面对资本主义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自由无序的盲目生产、超前消费而引发的全球生态环境资源危机,人类需要共产主义社会按需生产的有计划的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按需分配、基本满足即可的消费方式予以解决;


其二,面对自由市场经济造成的恶性竞争和金融垄断,需要共产主义提倡的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永序性发展模式矫正航向;


其三,面对资本疯狂扩张、疯狂掠夺所导致的永无止息的战争灾难,需要共产主义倡导的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财产的的思想予以制约;


其四,面对为了个体和家庭生存而不得不进行高强度劳动受剥削受压迫的惨状,需要共产主义消灭阶级差别、消灭剥削、消灭压迫、人人平等的思想予以解决;


其五,面对社会各阶层身份地位悬殊、贫富差距加大的社会现象,需要共产主义纲领中各尽所需、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及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思想观念予以改变;


其六,面对物欲横流引起的道德堕落、灵魂颓废的丑恶现象,需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中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思想提高觉悟、净化灵魂;


其七,面对各种福利措施产业化导致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多重压力,需要共产主义的公平分配原则去迎刃而解。在面对诸多社会问题的当下,共产主义是一剂良药,也是一剂猛药,可以力挽沉疴、起死回生!


一、共产主义的历史渊源与核心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决不是中国人饥不择食、盲从外来思想的产物,也不是中国革命者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而盗用和强加给人民的意识形态工具,而是中国人民在特殊时期、特殊历史阶段的自觉选择,是那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大山压顶、民不聊生的时代从外输入的唯一"进口良药。”


伴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传来了马列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便立即成为了觉醒的革命者救国于危难之时、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最强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和“食古不化"的副作用,也没有面临“逢洋必杀"的危局,而是被觉醒的受压迫的中同人民捧为“济世良药”,并以此指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改天换地、光复河山的伟大征程。


中国人民之所以自觉地选择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正是这种伟大思想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是一脉相承、融汇贯通的。


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政治理想与共产主义者提倡的“解放全人类”、“为人类谋福利”的思想不谋而合;


“废私立公"、“贫富有度”、“安民富民"、"与天下同理”的思想与"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缩小三大差别"、“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张特别贴近;


“以民为本”、“民贵君轻"、“民为邦本”、“以政裕民”的思想与共产主义倡导的“人民至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做人民的公仆”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紧相吻合";


而“大禹治水,九过家门而不入"、“精卫填海,九死未悔”、“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与共产主义者“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献出一切”的大公无私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行义以正"、“惩恶扬善”、“替天行道”的传统思想与共产主义倡导的消灭一切剥削阶级、消灭一切丑恶现象的共产主义正义观互通互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贵贱,均贫富”、“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传统理想与共产主义所倡导的公平观、平等观、分配观一拍即合。


所以说共产主义可以优先在中国实现是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根基和充足的民意基础和心理动因的。


二、实现共产主义的手段初探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只有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才能得以实现,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别的手段。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有一些同仁主张通过非暴力的和平改良手段逐步实现共产主义并提出了许多方案。


当代中国,也有不少理论家持此改良主张。二者较其轻重,当然是用和平改良的方法实现共产主义不失为人类的一种最佳选择。这种不流血的革命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牺牲,避免绵延不断的战祸对人性和人类文明的摧残。其方法可归纳为:


(一)通过共产主义者对其理想信念进行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普及宣传和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的躬行实践,启谛和引领人民产生共产主义诉求并达成共识。如针对社会各种深层次问题产生的根源,用共产主义的“辩证诊断法”和标本兼治的“社会问题解药”,诊断并提出救治方案,动用抗炎解毒、刮骨疗伤、软坚散结、扶正固本的多种疗法达到根治目的。共产主义者要顺应时代潮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顺应广大民众的呼声和民情民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二)通过大力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加强核心竞争力使资本主义垄断企业破产倒闭并被国家收购。


(三)通过动用国家资本以入股的形式进入资本家企业参与运作的方式,达到对资本家企业的控股以取得绝对的支配权,改变私有制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四)通过对资本家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改造的方式,动员他们将自己的资本捐献给国家,并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形式让其参与国有企业集团的经营。或给资本家发工资、安排职务,使他们的资本归公,地位和身份转正。


(五)以政策和舆论导向的方式引导资本家建立慈善基金会或其它社会福利机构,将其资本用于帮扶弱势群体或其它领域的发展,使其个人资本转化成社会资源。


(六)没收一切靠非人道、残忍的原始积累起家的无良资本家非法所得用以充公。对那些抓住商机一夜暴富的资本家课以重税,用于改变民生。


(七)取消金融世袭制度,取消资本财产继承权。严格监管资本家的财产,防止资本外逃、转移,防止多渠道的资本流失,以此来动摇资本主义的发展根基。


三、共产主义政体


当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剥削压迫、消灭了阶级差别、消灭了特权等级制之后,就势必要建立由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在这种制度下,人民将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国家各项事业的管理。人民的事人民议,人民的事人民定。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一切领导干部都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而不可能凌驾于人民之上。他们的权力由全体人民选举产生,就必须接受全体人民的监督、评议和制约,人民不但可以行使选举权还可以行使罢免权。


以人民充分行使的权力来解决领导干部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防范干部队伍的权力异化,防范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防范干部队伍发生腐败变质并从根本上消除其产生的土壤。


要努力促使人民民主权利制度化、法制化、常态化。其次还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做到“因信称义”,即不崇拜权威,不盲从权威,只相信共产主义思想原则,使所有人民都把共产主义当作理想信念,当作行动指南。


要力争使每个公民都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理解和解释自己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理念。使人民明白:只有全体人民的公有制制度、共同体经济、人民充分的民主权利、按需分配的原则、人民的幸福愉悦才是鉴别共产主义的试金石,才是永远值得保留的社会认知标准。


四、崭新的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即劳动成为人的自觉行动,人人根据自己的能力、专长参加生产劳动,并按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基本需要获得相应的要素分配。这种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体现出了分配的公正性、人民性,是防止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地位悬殊、受剥削压迫的护身法宝。按需分配原则必须贯穿到共产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必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形成永恒的"人民世袭制"。


对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原则,要消除许多人对这一基本原则的误解。要正确理解按需分配的科学内涵,即这种分配方式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不是无限度的需要。


如果理解成满足一切无限度的需要,如“我想要什么就给我分配什么”,“什么都不干,什么都要有”,即分配要满足个体永无厌足的无穷无尽的需求。这种分配方式就失去了“按需分配”的本来意义而变成了“按欲分配”的无序分配方式了,这是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贪婪无度的思想体现;是极端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恶行;是丑化共产主义的“抹黑剂”,是腐蚀人类灵魂的“硫酸”,同时也是导致人类生态环境危机和各种灾难频发的根源。


这种毫无节制的按欲分配思想是必须从人的意识中清除殆尽的。马克主义“按需分配"的原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即在人人依自己能力大小在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的前提下,按生活资料所需进行统一分配、公平分配、保底分配,使一切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得到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原则比起私有制下的分配原则有了革命性的巨大进步,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还没有形成特别完善的分配方式,且有几个重大问题需要解决,使其得以丰畗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过分强调了生活资料的分配对象——劳动者,是对全体劳动者按需分配,而没有顾及到失去劳动能力的、失业或无业的群体,对这些群体也应当进行按需分配、保底分配以保障其日常生活的运转。尤其是在科技更为发达的数字化时代,劳动生产率更加提高,而与此同时将会有更多的人失业,几无工作机会。所以说他们也应当依照按需分配原则得到物质精神生活资料。这样才能体现出共产主义分配原则的公平性、普遍性、人性化和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宗旨。


(二)马克思主义主张消灭货币、消灭资本 ,全部实行生活资料配给制。这种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模式和唯“劳动自觉”论,极易产生平均主义、大锅饭、效率低下等严重弊端。重视了公平,忽视了效率,使整个社会失去了青春活力,失去了勃勃生机。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对全体人民进行按需分配时,应该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务实的分配原则。为了使全体人民能够灵活地根据自己的物质精神生活获得更为丰富多彩的需求,就需要保留货币、保留市场,并以货币支付的形式和市场运作的形式进行分配。在保底分配的基础上,实行多劳多得、多贡献多得的分配原则,以保障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主体性、积极性,从而保证共产主义社会实践顺利进行并永序发展。故“按需分配+按劳分配模式+市场+货币”的分配模式,应当成为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方式的优质选项。


(三)马克思主义按需分配原则过分强调了物质生活资料的分配而忽视了精神生活资料的分配,过分强调了以唯物主义理念为指导的生产、生活实践。事实上,人们在普遍获得物质生活资料所需后,为追求生活质量以达全面发展,就要追求人类生活的另一半即精神生活,以保障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就需要社会提供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产品,如学习用品、科研设备、网络平台、体育用品、音乐器具等以满足各种有专长爱好的人精神创造的需求。


所以说按需分配也应当包括这些要素。不但要给个人分配生活产品,还要分配精神产品。全社会还应当提供更多的公共精神产品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共产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


(一)“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基本需求满足”的人本主义科学发展观。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是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资源的基础上保持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社会始终围绕人民的需求进行生产,不以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为目标,更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而是以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为导向,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幸福愉悦度的增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量。使全体人民能享受到免费住房、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等社会基本福利,真正做到居有所住、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使人人成为天之骄子、社会的宠儿。


(二)在未来社会,由于综合考虑技术、城镇化、人口、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因素的变化,预计全球经济速度将逐渐放缓,处于低速发展期。无关民生的进出口贸易将间断性停摆。


(三)全球城市化率将会大为提高。这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随着中国不断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技术力量的投入,城市化将会得到更快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即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以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衡而协调的发展,加速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工业农业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别,以期达到和谐发展。


(四)绿色发展将成为未来发展总趋势。展望未来,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良性增长,那么控制污染、实现低碳转型的绿色发展方式将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人民既要有相对富足的生活,更要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清新空气,这才是人类真正的美好生活家园。绿色发展方式将对世界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将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污染减排、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等诸多方面形成倒逼机制,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创业的发展。


(五)在共产主义时代,互联网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在未来将彻底消灭一切唯利是图的资本运作,结束资本控制人类物质精神生活的操弄,使之成为公有制体制下的全民公共网络,成为全民互通生产、生活、分配信息的公共平台,使其成为全民共建、全民共管、全民共享的社会实体网络(浙江省的“浙里系列”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典型代表)。


网内分区块(生产及经营单位)链接运行,网外是一个经营整体,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使网络平台自动运行无中心、无缝衔接、公开透明,核算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个人,一切可查,一切可循,这种高效的数字经济运转方式将使新的经济模式焕发出强大活力。至关重要的是,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从伦理逻辑上解决了资本性质、劳动关系以及分配原则的根本问题。


在所有的网络平台上,全体人民闪亮登场成了真正的主角。不会再有资本家洗钱吸血的恶行;不会再有“网络明星”搔首弄姿、争夺流量的丑态;不会再有权钱交易、色情交易的败行;不会再有谬论偏见毒化思想的舞台。网络将会是人间的一片净土;是生活的阳光雨露;是美好未来的金色桥梁。


(六)新技术革命将重塑产业格局。在未来,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引发新的产业革命。人类社会的发展将呈现出生产方式智能化、产业组织扁平化、技术创新开放化的时代特征,对全球行业分工也将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七)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未未,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产业将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市场竟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未来机器人的智能性、产品种类、服务种类将会不断提升。


到那个时代,机器人的生产比育龄期妇女生孩子还要生产得更多更快,也更聪明。机器人将加入人类集体大合唱之中,与人类平分秋色。


在公司可以看到机器在办公室策划运作;在流水线、或者危险区熟练操作;在治安室登记出入人员;在琳瑯满目的超市,机器人热情的招呼顾客、售货、收款、打扫卫生;在人头攒动的医院,可以看到机器人医生一本正经地给患者诊治疾病,机器人护士耐心细致地护理病人;


在学校的三尺讲台上,温文尔雅的机器人老师正口若悬河地给求知若渴的学子们灌输知识、讨论问题,带领学子们在操场活蹦乱跳、锻炼身体;回到家里,眼疾手快的机器人给主人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洒扫庭除;陪“单身贵族”散步聊天、唱歌跳舞。


总之,机器人将会无孔不入,向各个行业领域、各个服务对象不断拓展渗透。由于未来机器人的普及运用,使人类从单调重复、繁重危险的生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人类有更多的闲暇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给人类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情趣,带来方便快捷简约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分配方式将会发生质的变化。按劳分配方式将被按需分配方式自然取代。其精神为:劳动者可得食,不劳动者亦可得食。分配做到面向全体人民的公平合理分配,既要保障劳动者生活得幸福美好,也要保障失业、无业者、丧失劳动能力者生活得体面而有尊严。


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可归纳为:


一是机器人的发展会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二是机器人的发展能大力促进社会经济创新,使人类可利用其智能、灵活兼容的特点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工作,提高社会效率,为创建智慧城市、智慧农村并促进其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机器人的发展能改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结构。由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应用语法、语义和形式知识的表达方法,人类可能应用人工智能概念来描述自己生活中的日常状态和求解问题的过程,扩大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而人工智能的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必将对图形艺术、美学设计、社会教育产生重大影响。而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智能游戏也有可能发展成为更高智能的文化娱乐产品,开拓和丰富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当机器人给人类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诸多问题和灾难。如劳动就业问题;社会结构的改变问题,即人——机器社会结构被人——智能机器——机器社会结构所取代;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的人工智能依赖性问题;人工智能对社会成员的心理威胁问题;人工智能操作失误引起的法律纠份问题;超高智能技术失控的问题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未来人充分发挥出人类智慧的主观能动性予以解决,使智能机器人完全在主人的主宰和可控范围内当好勤务员,更好地造福人类。


(未完待续)

上一篇:【正名】社会主义与修正主义

下一篇:从家庭到共产主义的思考(安固)

渝ICP备17005727号-2  |   QQ:241839300  |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城大道28号渝南佳苑  |  电话:19936611610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zyc.langhua35.com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