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 正风 2020年7月19日 从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到大国关系走向出现不确定性,这个庚子年,我们遇到了太多的“极不寻常”、“突如其来”和“前所未有”,以至于当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都可以用“世所罕见”来形容了。 在这样一种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下,各国之间也悄然开启了一场关于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实力的大比拼,但“秀肌肉”般的竞争始终都是表象,越是变幻莫测之时,其实越考验一个国家和其民族战胜困难的意志与决心。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想的防线是一个国家最廉价和最有效的国防。”而要构筑起这样一道强大的思想防线,就离不开教育的铺垫和引导。 说白了,一个国家的强大,是由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决定的,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的价值一定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今天,我们就深聊聊有关教育的话题,包括其中的一些顽疾和痛点,也是时候需要讲清楚了。 人,为什么要读书? 关于要不要读书或者要不要接受教育的讨论,从来都是没有争议的,现代社会里,家长们宁可少吃一顿饭,也要把省下的钱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当中。 围绕教育,我们还诞生了教辅书、补习班、学区房等一系列产业链,即便是放眼全球来看,也没有谁敢说中国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孩子们的目标也很明确,拿高分、读重点、上名校,整个教育阶段里,似乎也只有分数是自己努力的最佳凭证,而单纯就知识文化本身而言,越来越多的学生只会问“这个知识点会考吗?”或者说“这对考试加分有什么帮助?”。 久而久之,我们虽然有着足够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但其中掺杂了数不清的“功利主义”,学生们弄不清读书到底是为了认识这个世界,掌握一项立足于社会的技能,还是为了达到人前显贵,或者有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 显然,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却偏偏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或者说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说实话,这个问题好像也找不到一个标准的答案,谁也不能说为了功成名就而读书就是错的,关于这一点,新东方讲师董仲蠡之前的一番演讲,或许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曾经我们说,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有啥用?教育就是帮助我们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掌握个人的命运,并且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尤其是在高教领域,这一形容不可谓不贴切,遗憾的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依然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冲击。 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发出这样一份报告,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和调整,中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正飞速增长。到2020年,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着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 不得不提的是,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紧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也很简单,没有高等教育文凭,就意味着技工人才的上升通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再加上社会中存在的认知偏见,报考技能和应用型专业的学生普遍缺少就业信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何激励、培养、引进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三个因素掣肘了中国的民办高校 其实,关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也并非无路可走,民办高校就是一个关键的突围点,凭借着天然的灵活机制、创新基因和竞争优势,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9.15万所,占全国比重36.13%;招生1774.33万人,为国家和市场培育了大量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成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支柱。 此外,民办高校在各地的蓬勃兴起,也有效地弥补了公办高校资源供给的不足,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可以说,在减轻政府办学财政压力、提升教育普及率以及满足教育需求多样化等方面,民办高等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在公办院校面前,多数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一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甚至陷入了一个怪圈: 生源不足导致办学资金不足,用于师资、校舍的投入随之减少,造成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下降,如此一来又使得学生就业困难,学校口碑变差,招生更加艰难,很多民办高校就这样周而复始,走向消亡。 当然,怪圈只是呈现出来的结果,如果要找到民办高校之殇的根源所在,我们认为,这3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无法忽视的: 1. 政策落实不到位 长期以来,政府在支持和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上制订了众多的政策法规,并逐步完善,但存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执行不到位,具体措施不够规范,且缺乏强制性的问题。 2. 师资队伍偏薄弱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而民办高校因资金来源单一,教师的继续教育因资金困乏难以为继,导致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难适应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 社会认知有偏见 传统大众思想认为民办高校是游离于体制外的产物,错误的认为它的办学是不正规,不受肯定的,对民办高校的认识存在偏差、歧视。 此外,社会上也存在不信任民办高校的舆论,部分家长对民办高校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存在质疑,只有在孩子实在进不了公办学校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民办院校。 而民办高校要想真正跳出这个怪圈,就必须要在根源上解决好这几大痛点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从过往成功的民办高校取经,当然,借鉴一些新的创新机制也未尝不可。 一个新抓手:公办民办融通发展 我们知道,民办高校的主体不是国家部门,主要运营者是企事业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团体等,不依托国家资金独立发展。 换个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谁能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机制灵活这一优势,谁就能把握教育大众化所给予的机遇,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 举几个例子,位于贵州的茅台学院,凭借着强势的企业背景和鲜明的专业特色,把酿酒工程系打造成自己的王牌专业,学院不仅成了白酒行业的“黄埔军校”,其毕业生也被各大白酒企业优先录取。 还有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虽和国内知名艺术类高校有一定差距,但整个横店影视城都是学生的“实习基地”,依托强大的影视资源,很多毕业生早早就被影视公司签约。 发挥企业优势,打造特色专业,建立社会口碑,茅台集团与横店集团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线,所投资建设的学校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对于同类民办高校而言,不失为一个值得参考的对象。 另一方面,深度探索公办民办高校融通发展创新机制也成为破解当下民办高校痛点的一个新抓手,像北京大学战略支持吉利学院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2019年5月,北京大学和吉利学院签订了战略支持协议,北京大学作为吉利学院的战略支持高校,双方共同探索公办、民办高等教育融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机制,共同将吉利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打造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典范。如今,这所大学已经在成都落成,今年实现招生。 据悉,未来五年,北京大学将大力支持吉利学院夯实应用研究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基础建设,选派具有较高声誉和学术影响力的年富力强的领军人士充实吉利学院团队,并通过开设讲座、培训教师、学术交流、联合科研攻关等多种方式,帮助吉利学院提升师资队伍和科研能力。 很明显,通过北大名师的赋能,吉利学院的“师资库”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同时,在北大各项教育资源的支持下,无论是学生的就业信心还是学院的社会认可度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而北京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优秀代表,全面支持吉利学院这一非营利民办高校创新发展,也彰显了世界顶级高校的高站位、大格局以及与众不同的责任担当。 师资力量强化、学生发展收益、社会口碑提升, 可以说,北大与吉利学院的这次合作既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一次行之有效的尝试,也为中国民办教育痛点的解决提供了另一种方案。 想来,在国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类似于北大与吉利学院的民办公办高校融通机制,也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不得不提的是,在中国的车企里,吉利对教育领域的投入或许也是最深的, 从1997年“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的筹办到今天与北大的战略合作,23年间,吉利创办了9所院校,每年向社会输出近万名专业人才,为国产汽车提供了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 我们说做企业要追求从大到伟大的升华,可能不同的企业对于伟大有不同的理解,但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能够兼顾社会与生态效益,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第一考量,能够在现实价值,长远价值和永恒价值之间做到平衡取舍,不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大局,我们相信,这一定是伟大企业的特质之一。 毫无疑问,吉利在破解教育难题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举办高等教育把企业家精神延展到社会治理领域,正是这一特质的充分体现。 结语 从春秋“孔子讲学”、战国“稷下学宫”到宋代书院以及近代教会学校,千百年来,民间办学在培育人才、普及知识、弘扬道德、传承文明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讨论民办教育时,虽然会听到一些有争议的声音,但谁也不能否定民办教育积极的历史贡献和社会价值,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个需要教育振兴和发展的大国,在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分配层次化、合理化上也一定需要民办教育的介入和支持。 而我们也看到了一批有识之士对民办教育事业倾心付出: 马云创办云谷学校,希望培养一批面向未来的孩子,为中国创新型和探索型学校的建设做出了新的努力和尝试。 任正非投资5亿,与清华大学联合创办清澜山学校,致力于为数字未来输送具备“无限可能”的人才。 李书福办教育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23年创办9所学校,以公益性为宗旨,没有经济回报,也不追求经济回报。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百年前,蔡元培先生就曾对教育事业发出了如此的呼声。 今天,我们也相信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公办与民办教育事业将会有一个更为协同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适合市场竞争的多层次人才。 还是那句老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作 者:正风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
下一篇:孙继业:孙中山与社会主义